黔江舟白街道裝上“AI大腦”
破解“權責不清、忙閑不均”難題
黔江舟白街道裝上“AI大腦”
10月28日,黔江區舟白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內,數字大屏上實時顯示著部門信息、履職清單、人員信息、崗位運行情況、各類任務辦理進度等內容,街道工作一覽無余。
“從鄰里糾紛調解到經濟社會發展事務,不僅能一鍵查詢,還能實時調配人力資源,大幅提高履職效率。”舟白街道數字建設崗工作人員楊基業介紹,街道打造了履職事項清單數字化管理平臺,通過AI實時分析崗位負荷、事項運行等內容,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,推動相關事項辦理時長顯著縮短。
量化241項履職事項
10月28日傍晚,重慶經貿職業學院大門外,商販們在指定區域有序經營,車流如織卻秩序井然。
“以往這里的商販隨意擺攤,亂成一鍋粥。”舟白街道城市管理崗工作人員熊亮介紹,由于整治工作涉及多個職能部門,街道權限不足,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隨著履職事項清單數字化管理平臺投用,量化了140項街道必須全面承擔的基本履職事項,以及101項需街道配合區級部門的事項。
街道與區城管局、區環保局、區公安局等部門聯合整治校門口的擁堵問題。一方面增加執法頻率,杜絕占道經營;另一方面劃定專門的營業區域,確保商販正常經營,擁堵難題很快迎刃而解。
“通過梳理業務流程,減少街道承擔的履職環節,破解‘權責不清、忙閑不均’難題,讓我們有更多時間精力來服務群眾。”舟白街道相關負責人說。
AI助手智能預警
舟白街道有4.7萬常住人口、2.3萬流動人口,城鄉區域交織,城市治理和鄉村發展任務并行,“事多人少”矛盾較為突出。
依托全市統一AI底座和履職事項清單數字化管理平臺,街道打造了“周百通”AI助手,圍繞崗位負荷、任務進度、事項運行等情況進行提前預警,并智能提出崗位設置、人員調配等建議。同時,平臺還能開展監督評價,定期生成分析報告,推動街道管理質效和運行效能整體提升。
記者在數字平臺上看到這樣一條預警信息:生態環保崗工作超負荷運行,建議調配工作力量。AI助手隨即做出決策建議:從林業水利崗、城市管理崗等崗位調整人員至生態環保崗,協調人手推進工作。
“跨部門工作也會存在專業知識不匹配的問題,我們一是通過‘老帶新’快速熟悉,二是利用AI助手獲取對應崗位人員的履職經驗和履職建議。以森林防火工作為例,相關人員可以快速獲取具體的履職內容、風險點位、工作難點、防范措施等信息,提高個人履職能力。”楊基業說,通過總結個人的履職智慧,并變成集體經驗,能夠快速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。
健全三級評價體系
“履職能力好不好,關鍵看群眾滿不滿意。”楊基業說,接下來,街道將突出“民呼我為”工作導向,推動履職事項下沉到村(社區)、網格,實現街道、村社、網格三級事項貫通聯動。
結合履職任務完成情況、“民呼我為”事件辦理質效和群眾滿意度等,舟白街道將進一步完善“村(社區)五星評價”和“干部能力評價”指標體系,定期對街道、村(社區)和網格開展評價,充分發揮“141”基層智治體系服務民生的作用,提升履職事項清單與“141”基層智治體系融合實效。
此外,舟白街道還將運用評價結果,作為履職事項清單運行監測和干部履職考核的重要維度,推動街道履職效能整體提升。(記者 周傳勇)